什么是温柔的态度?

温和的态度是一种因神对我们施予极大的恩慈和慈爱,所以我们也要友善、关心所有人的生活态度。我们学会不管他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努力关注我们是如何对待他人的。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克服那些很容易让我们受到困扰的刻薄、不友善和别人的批判。

温和是要结的果子,是要顺服的命令

  • 温和,是指要温顺、友善、温柔、友好、大方、考虑别人、不易发怒、同情他人、仁慈的态度或者品质。温和和温柔经常是一起被提到的,彼此之间也是可以替代使用的。温柔的意思是谦卑、温和的顺服。同时也代表了内在的态度,学会以合适的方式(通过耶稣的榜样)接受他人不公、不友善和不合理的待遇,免得变得苦毒或者发怒。而温和是这样温柔品质的外在表现,包括会施予他人怜悯,对不值得宽容的人宽容。所以,”温和的态度”就是指,对神有确定、真实的思想和感受,而表明他的恩慈和慈爱——因此会表现出来,并且也深深的扎根于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是神的选民,圣洁且蒙爱的人。
    哥林多后书10:1;歌罗西书3:12
  • 温和(和温柔)是要结的果子——圣灵的果子包括”温和”和没有律法禁止的事。通常我们会对那些对我们友好和尊敬的人温柔相待。但是,属灵的说,这样的温和意味着不论另一方如何对待我们,我们都选择以温和相待——温情、热心、友善、仁爱。因此,圣灵在我们里面生出一种新的品质的温和——激励我们毫无保留地以友善和爱的态度对待所有人。
    加拉太书5:22-23
  • 温和(和温柔)是要顺服的命令——我们受吩咐要和平,要向所有人大显温柔。字面意思上讲,我们得到命令,要以友善和柔肠对待所有人。作为耶稣的仆人(教会的领袖,或者任何在传讲福音的人),我们不应该让人看作是常常争竞的(斗争的),而是看作是温温和和地对待的,对所有人都友善的。哪怕别人口头上想要争吵,我们也不去参与,而是温柔的对待他们,希望神会拯救他们。我们要远离一切罪恶,去追求温和(和)。作为神所拣选的,我们要”存恩慈(温柔)的心”,这能够帮助我们彼此包容,彼此饶恕,就好像基督饶恕我们那样。
    提摩太后书2:24-26;提多书3:1-7;提摩太前书6:11;歌罗西书3:12-13;(提摩太前书3:3,耐心/仁慈)

要努力关注我们是如何对待他人,而不是反过来

  • 不要去关注别人是怎么样对待你的——保罗,提摩太和西拉曾经被害受辱(被对待),仍然在很多的争斗中传讲神的福音,他们并没有关注别人是怎么对待他们的。从世界的观点来看,他们有很多理由可以变得苦毒,不友善,有怒气。但是他们却通过关注自己个人的动机来保证态度在控制之下,去取悦神,对把福音托付给他们的神忠心。
    帖撒罗尼迦前书2:1-4
  • 关注自己是如何对待他人的——保罗,提摩太和西拉不管他人是如何对待他们,对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温和是关于“温和”的很好的例子。这样的温和有几个特质:(1)柔软和亲热——保罗说他们对这些人的温和是”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意思是一位母亲体贴入微的照顾自己的孩子。小宝宝有需求但却不领情,而妈妈依然会慈爱且有耐心的呵护他。(2)放弃权力和特权——作为基督的使徒,他们本可以提要求,得到特别的表彰(荣耀),或者由教会财政上进行支持,但是他们却没有。(3)纯真的动机——他们表现的温和,并不是为了能够让他人赞扬或者妒忌他们。神鉴察我们的内心,是我们对待他人动机的见证人。你的动机在神面前也是纯真的吗?(4)真诚的关爱——他们急切地渴望——意思是指他们强烈的渴望或者期望帖撒罗尼迦信徒——这些信徒的改变在他们看来是亲爱的。这意思是他们真诚的去关爱他人。他们已经预备好了,并意愿将福音传给他们,也愿意去敞开自己(他们自己的灵魂)。他们很情愿,也甘心乐意为他们费财费力。他们来的原因不是求他们的财物,而是他们所求的是“他们本身”。(5)圣洁、公义、无可指摘的行为——温和并不是软弱,而是坚定——好像一位属神的父亲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一样,去劝勉、安慰、嘱咐他们要在生活上蒙神悦纳。
    帖撒罗尼迦前书2:5-12;哥林多后书12:14-15

克服刻薄、不友善和批判的心

  • 刻薄、不友善和批判的心不应该是信徒们的特性。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改变我们和他人沟通和互动的方式。批判是在表达反对,反对别人所犯的错误或过犯,为的是拆毁别人而不是建立别人。这样做经常是根植在我们内在骄傲的罪、自义、伪善或者嫉妒。有的时候是有意的,有的时候则不是。但是作为信徒我们需要留心自己是如何对待他人的——用爱去对待。如果另外一位信徒需要被挽回,应该怀着温柔(温和)的心把他挽回。
    以弗所书4:1-3;15-16;加拉太书5:14-15;6:1-5;(错误的论断:马太福音7:1-6;正确的判断:约翰福音7:24)
  • 温柔的(温和的)智慧从天上而来——我们需要向神求智慧。这样的智慧影响我们会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如何对待他人。是清洁的、和平的、温柔的、接受别人讲道理(好说话的),满有怜悯和善果,没有偏见(不偏袒),真诚(不伪善的)。这会带来和平,义果。我们需要来自于天上的智慧来对抗”地上的智慧”,对抗内心当中所怀着的苦毒和嫉妒(妒忌)和纷争(自私的野心)。这地上的智慧会带来困惑(混乱)和各样诸般的凶恶。这是属地的,属感受的,恶毒的。作为信徒,这不应该是我们的样式。我们不能允许错误的想法在我们心中停留。我们需要神的智慧。
    雅各书1:5;3:13-18
  • 我们不对任何人恶言议论。我们要避免争竞(不去争斗)。我们不应该让污秽的言语或者咒诅在我们的嘴中说出。我们要除掉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或作阴毒)。我们要用温和的态度取代这一切,向众人大显温柔。我们要开始说祝福的话,友好的话,造就的话,给听众施予恩慈。我们要彼此友善,心地温和,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我们一样。
    提多书3:2;雅各书3:5-12;以弗所书4:29-32

复习题

  • 温和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或者品质?
  • 温和是要结的果子是什么意思?
  • 温和是要顺服的命令是什么意思?
  • 要努力关注我们是如何对待他人的是什么意思?
  • 要有温和的态度,我们需要克服什么?

基督徒的态度

关于这些课程

作为信徒,我们要有改变生命的更新了的意念。这应该会影响我们”内在的态度”——就是我们真正的目标、信仰、情感和动机。当我们明白了圣经真理,我们要让它来改变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我们的生命能就顺服神的话语,并活出让神喜悦的生命。基于圣经的态度,对我们选择活出自己生命的方式有实际的意义。在这些课程当中,我们要帮助你发现一些基于圣经的态度和它们的实际应用。

21-30

这个系列的十节课,旨在帮助你心意更新。这些课程是我们认为对基督徒态度的基本理解。希望这些课程能装备你,使你心意更新,而且知道如何运用来使你的生命和态度发生转变。这些课程包括:

基督徒思想的圣经架构是什么?(克服属世思想)
什么是敬拜的态度?(克服自私)
  1. 什么是喜乐的态度?(克服失望)
  1. 什么是倚靠的态度?(克服焦虑)
  1. 什么是感恩的态度?(克服抱怨)
  1. 什么是温柔的态度?(克服批判)
  1. 什么是知足的态度?(克服贪婪)
  1. 什么是有价值感的态度?(克服不平安)
  1. 什么是谦卑的态度?(克服骄傲)
  1. 什么是爱的态度?(克服憎恨)

这些课程的结构

每节课程都有一个主要的真理和一个支撑它的简要大纲,很多知识点下有圣经经文,并且在最后有复习题。如果有一位成熟的信徒能够从头到尾的引导你,这些课程能获得最好的效果。每期学习一课。

什么是爱的态度?

爱的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神的爱里找到救赎,就如通过耶稣十字架所显明,并凭着信心谦卑的接受;这种改变生命的爱,会让信徒选择把爱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重要特征,并使他们的行为与爱相称。这就会使从憎恨之心而来的犯罪的态度和行为没有一席之地。圣灵在他们里面动工,成就那高贵的爱人如己的律法。
约翰福音13:34-35

神是爱,而且神向我们显明他的爱

  • 爱有很多的含义,但可以分成四种(根据希腊语):性爱或情欲的爱——生理上被吸引的感情;家庭的爱——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友情/友爱——人对他们亲近的朋友的感情;牺牲的爱——决意要关心他人或者为了他人的益处而行,即便是他们不配,并要为此付上个人代价也愿意的感情或行为。神向我们显明的是一种“牺牲的爱”,也是那种我们渴望用来去爱其他人的爱。这种类型的爱,扎根于神本身,因为圣经说“神是爱”。“爱的态度”意味着,对神的降生和认识神(我们与神的关系)有一种确定而又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并且让我们能够作为一个蒙恩的人,恰当地回应他牺牲的爱——彼此相爱。
    约翰一书4:7-8,11;路加福音6:35
  • 神牺牲的爱,在他赐下独生爱子——耶稣,到地上来拯救我们的时候,向我们显明了。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耶稣为我们而死——为我们的罪做了挽回祭——好叫我们可以通过他得生命。我们根本不配得神对我们的爱和仁慈,但因着他是爱,他选择了按照自己的计划与我们分享他的爱。他甚至付上了所需的一切代价——他付上了他的爱子,以此为代价来爱我们,并恢复我们和他的关系。
    约翰一书4:9-10;罗马书5:8
  • 神的爱在信徒里面成熟(完美)的时候,改变了我们的一切。作为信徒,我们成为神的孩子。他是爱,所以爱成为了我们的特征。我们要舍己地爱别人,像神借着耶稣死在十字架上,向我们显明的爱一样。我们看不见神,也看不见爱,因为神和爱都是无形的,但我们能通过在地上活出神的爱的信徒,舍己的爱的行为看得到——这是神的爱真实存在的见证和证据。当我们明白并且相信神对我们的爱,以及借着通过圣灵在我们生命里所做的工,活出这爱,就证实了我们真的是活在神里面。同时也让我们在审判的日子有信心(胆量)——我们知道我们的罪已经借着耶稣的死和复活,蒙神赦免了,所以我们不再活在恐惧当中——担心不确定或不愉快的结果或者惩罚。而是活出我们的生命,明白我们是被神所爱的,因此也爱神并爱其他人。
    约翰一书4:12-21;马太福音22:36-40

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爱,爱高于一切

  • 爱是高于一切的最终品质,没有爱,一切都是无用的。因此,我们的一切行为都要与爱相称。我们想要有效的进行沟通,有很强的信心,丰富的奉献和仁慈的行为以及个人牺牲。但是,如果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没有“真正的爱”,那就于我们毫无益处。
    哥林多前书13:1-3
  • 保罗为我们形容这种“真正的爱”的样子是:爱是永不止息。下面从四个方面帮助我们应用到我们的行为中:
    哥林多前书13:4-8
  • 真正的爱的特点:(1)“恒久忍耐”——在困难的时候对别人耐心平和;(2)“良善”——努力对人温柔体贴,同情他人;(6)“不做害羞的事”(无礼)——不得罪别人或者对他人无礼;(8)“不轻易发怒”——不轻易对别人生气或急躁,也不会事事都认为是针对自己的;(9)“不计算人的恶”——不在乎别人的失败或罪过,也不会怨恨他们。
  • 真正的爱的“无私”:(3)“不嫉妒”——不因其他人的长处而生气;(4)“不自夸”(吹嘘)——不要尽想着突出自己的重要性,而是突出他人的重要性;(5)“不张狂”(骄傲)——不要夸大自我,以免损害他人。(7)“不求自己的益处”——不占别人的便宜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 真正的爱的“正直”:(10)“不喜欢不义”——别人犯错的时候不感到高兴,并且不能接受或允许犯罪;(11)“喜欢真理”——在别人行义和在圣经真理上站立得稳的时候,感到高兴。
  • 真正的爱的“接纳”(12)“凡事包容”——为了别人的益处,愿意忍受在人际关系中为了他人的益处而带来的一切(对你的不满和得罪);(13)“凡事相信”——愿意相信别人是好的,不错误地判断他们未经证实的动机;(14)“凡事盼望”——愿意期待与他人有良好关系;(15)“凡事忍耐”——愿意勇敢地经受住一切考验,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表现神的爱——别人也许会对我们不好,但我们会继续坚定地爱他们。

胜过内心仇恨的态度

  • 爱的反面是恨。憎恨是内心对他人的强烈反感和厌恶的内心态度(由于多种原因)。这种罪的态度常常是很多外在行为的根源,比如:口头攻击他人(如咒骂、侮辱);攻击他人身体(如杀戮、暴力)。因此,恨和爱不能同时存在于信徒里面,你必须选择爱还是恨他人。作为信徒,我们选择借着圣灵的能力去爱他人——这是圣灵在所有真正的信徒中所结的果子。
    马太福音5:21-26;加拉太书5:19-25
  • 圣经告诉我们,习惯了恨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假信徒和假教师的象征。你的生命是有爱的,还是充满恨恶的?
    约翰一书2:9,11;4:20
  • 真正的爱意味着我们不能偏颇(以貌取人;偏爱).如果这样做,我们就成了“用恶意断定人”的人了。这包括歧视(例如,偏爱富人,不爱穷人)、种族主义和偏见。相反,我们要用圣经中的高尚的律法来取代仇恨的态度,“你们当爱人如己”。
    雅各书2:1-9

复习题

  • 爱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 谁是爱?他怎样显明自己的爱?
  • 信徒的每个行为都是为了表达什么?
  • 真正的爱是什么样的?
  • 爱帮助我们胜过哪一种错误的态度?

什么是谦卑的态度?

谦卑的态度,是一种在神大能的手中谦卑自己,找到恩典和祝福的生活方式。它始于耶稣的十字架——提醒我们是有罪的以及神爱我们这些罪人。因此我们要以谦卑束腰,实际上就是要活出仆人的生命,并且胜过我们自己的骄傲、自高、自大的态度以及强大的自尊。

谦卑始于耶稣的十字架

  • 谦卑是一个人以恰当或者谨慎的方式来评价自己的性情或者品格。真正基于圣经的谦卑,是扎根于真理中,将我们的罪性和神的圣洁相比较——会引导我们谦卑自己,高举神。因此,“谦卑的态度”,意味着我们在神面前,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坚定又真实地谦卑自己,信靠他——并因此能让我们来到他面前,接受他的奇妙恩典。
    雅各书4:6,10
  • 耶稣是真正基于圣经谦卑样式的榜样。耶稣是神,过去、现在和将来一直都是神(以神——完全的神的形式存在)。耶稣在每一个方面都与神平等。但他并没有牢牢抓住或使用这个正当的权利,反倒虚己——就是放弃了自己身份本有的诸多的特权。他放下这些却取了仆人的样式(完全的仆人),拥有人的形象的仆人。因此,耶稣是完全的神,成了完全的人,这样他就能以奴仆的身份完成天父的旨意。天父的旨意就是十字架——为了罪人的救恩,也为了他自己名的荣耀。这个世界只知道耶稣是“像人一样”,但他远不止如此。他是在人肉体当中永生的神。耶稣完成他的使命,这意味着他必须“自己谦卑,顺服至死,甚至死在十字架上。”那一位完美的、无罪的、全能的神,以罪人的方式死了。那一位尊贵的王为了我们的益处谦卑自己,后来他会回到他应有的尊贵地位。如果我们明白这个真理,神的谦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腓立比书2:6-11;希伯来书5:7-10;马太福音26:39
  • (1)耶稣的谦卑提醒我们自己是谁——罪人。因为我们的罪,耶稣必须上十字架。十字架提醒我们,作为罪人,我们应当为犯罪而死并且永远与神隔绝。
    罗马书3:10,23;6:23;传道书7:20;加拉太书3:22
  • (2)耶稣的谦卑提醒我们,神对我们这样的罪人的爱。他的谦卑是为了我们的益处——这样我们就能得救。除了耶稣自己降卑来到地上,并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对于神来说,我们没有得救的机会,只能永远被定罪。他对我们这样的罪人的爱就是谦卑——并且通过这样的谦卑我们得到了神奇妙的救恩为礼物。
    罗马书5:8;15:7-9;约翰福音3:16;诗篇149:4;以赛亚书66:2

以谦卑束腰,披戴仆人的心志

  • 彼得告诉我们要“以谦卑束腰”——我们要变得谦卑,就像一个人会穿戴围裙或衣服。保罗告诉我们要穿戴“谦卑的心意”。通过谦卑的态度,我们可以完成神给我们的其他命令,比如顺服教会的领袖。彼得接着告诉我们,神接受谦卑的人,并将恩典赐给他们,却阻挡骄傲的人。神想让他美好的旨意运行在你的生命中,但你要自己谦卑在他“大能的手”下,并且知道不管你的情形怎样,神在他的时间里会恰当地使你升高。在那之前,我们要专心在他里面谦卑,因为他在乎我们。
    彼得一书5:5-7;歌罗西书3:12-13;箴言3:34;(约伯的例子:约伯记1:20-22;42:12)
  • 耶稣的谦卑是我们谦卑的基础。作为耶稣的信徒和门徒,我们要跟随他谦卑的脚步。在门徒们问耶稣在荣耀里崇高的位置时,耶稣解释了真正崇高的位置——就是十字架。耶稣来,牧养并将他的生命做了众人的赎价。所以,谦卑成了我们明白崇高的方法。实际上,这意味着“谁是最大的”标准——是作仆人,“无论谁做头”的标准——都是做众人的奴隶(奴仆)——正如耶稣那样。
    马可福音10:35-45(27)
  • 耶稣命令他的跟随者们谦卑地彼此服侍。通过给门徒洗脚,耶稣给我们做了示范。耶稣是他们的师傅,是主,但他谦卑地服侍他们。他在向我们示范,我们应该怎样彼此服侍。我们不如耶稣伟大,因此我们要效法他所作的。如果我们明白并且这样做,就会受到祝福,并找到快乐。
    约翰福音13:1-17;马太福音20:20-28;马可福音9:33-35

胜过骄傲、自高、自大的态度和自负

  • 我们要像耶稣那样思考。保罗告诉我们“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我们要有和耶稣相同的事工态度和思考方式——就是谦卑。保罗希望所有信徒都“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思想和行为都一样,特别是带领合一的。”合一的仇敌就是冲突(自私的野心)或者虚荣(自负)。自私和骄傲是只想着自己。而我们应当“以卑微的意念(谦卑)看别人比自己强。”同样,耶稣自己谦卑,我们应该为了别人的益处谦卑自己,看他们比自己更重要。他继续说,我们应该“不要单顾自己的事(好处),也要顾别人的事(好处)。”
    腓立比书2:1-5
  • 我们要恨恶神所恨恶的——要敬畏神。神恨恶骄傲、自大和邪恶。圣经警告我们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箴言6:16-17;8:13;16:5,18
  • 我们要将一切荣耀都归于神,我们不要因自己的成就而夸口,却要在主里为我们所完成的或成就的而夸口。最终要明白,他比我们更有价值、更强大、更有智慧。我们要常在主的工里面丰富,并且同时要知道,我们只能靠着神的恩典去行。
    哥林多前书1:27-31;3:7,21;4:6-7,18;5:2;8:1;13:4;15:10-11,58

复习题

  • 什么是谦卑?什么是以圣经基础的谦卑?
  • 谦卑始于什么?
  • 耶稣的谦卑提醒我们哪两件事?
  • 穿戴谦卑意味着要活出怎样的生命?
  • 谦卑帮助我们胜过什么?

什么是有价值感的态度?

价值感的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在神和他的旨意中找到我们生命的目的和意义。当我们意识到我们自身的重要性并非基于我们所取得的成就,而是源于神赐予我们的重要性,因着他爱我们,以及耶稣为我们所成就的一切。作为一种回应,我们允许神的旨意在我们的生命中掌权,并进而从不安、不足以及自卑中得以解脱。
传道书3:11;雅各书1:18;箴言16:4

我们的身份,意义,目的以及命运都源于神

  • 有价值感是意识到自我的重要性并值得被关注的状态或者品质。它意味着你是重要的。作为信徒,这种价值感与认识并传扬主耶稣有着直接的关系。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往往试图通过错误的“刺激”来感受自己的价值,比如我们的业绩,或者我们的人生很艰难,但是却被告知我们是无足轻重的,甚至我们自己也相信了这一谎言。但事实的真相是你生命本身就意义非常。想要去意识到这种价值,你需要首先去认识自己生命的目的——你存在的缘由。因此,“价值感的态度”是指用一种确定的、真实的方式来思考和感受神,能够诠释我们在神里面的意义与价值,并促使我们能够为着神造我们之初的目的而活。
  • 你生命的本身就意义非凡,因为神创造了你。你的生命并非一个不幸的意外,也不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偶然,或者是无目的的生命。你有着神的样式是因为你是依照神的形象造的。神在你出生之前就已认识你。神使你出现在这个世界。神是你生命的起源。他知道你的体型,你的肤色,你的性别,你受造,奇妙可畏。你是令人赞叹的。神愿意你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他通晓你生命中的一切,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事件,缘由。他甚至知道你生命中的每一天——你的生命能够延续到多久。神使你出现在这个世界的原因和目的就是:去认识他,并荣耀他。
    创世纪1:26-27;诗篇139:13-16;使徒行传17:25-28;罗马书11:36;启示录4:11
  • 你是因着一个目的受造的,而这个目的意味着你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神创造你是为了爱你。神爱你至深所以他尽其所能地使你归向他——这样你才得以认识他。神差耶稣来为着我们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他的爱就此向我们显明了。他甚至在创造万有之前,就选择了爱我们。这一直都是神的计划。你的被造是为了蒙神的爱。他希望我们成为他家庭的一员。这所做的一切乃是照着神的旨意和所喜悦的,为了神的荣耀。
    约翰福音3:16;罗马书5:8-9;以弗所书1:4-6

让神的旨意在你的生命中掌权

  • 神想让你认识耶稣。作神的工就是去相信那位神所差来拯救我们的主耶稣。只有耶稣是通往认识独一真神的道路。因着认识他,我们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这也意味着我们将拥有永恒的价值。我们通过主耶稣而进入到与神的关系当中,并且这个关系是永恒的。我们对主耶稣的认识要在每一天都有所长进。我们充满喜乐的为了耶稣的名得荣耀而活。
    约翰福音6:29;约翰福音17:3;彼得后书3:18
  • 神想要我们去传扬耶稣。我们的生命被赐予了深远的意义,并非为我们自己而活。我们活着是为了那位爱我们并把他自己献给我们的主耶稣。我们要作这世界的光和盐,是指要让世上的人看到我们的善行,并因此将荣耀归于神。我们要将耶稣的爱传扬给每一个人。我们要放胆去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加拉太书2:20;马太福音5:13-16;歌罗西书1:27-29;以弗所书6:19-20;彼得前书2:9-10

克服不安、不足与自卑

  • 作为信徒,我们已经得到了耶稣赐给我们的光。我们要去了解主的旨意是什么,从而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我们在这世上的每一天。神的旨意就我们的价值而言,包括了在如何看待自己这一方面,创建一个符合圣经准则的,健康的,稳定的自我形象或是观念。这包含着三个方面需要我们去借着圣经来交托自己。
    以弗所书5:14-17
  • (1)接纳——接纳自我但是拒绝狂妄自大。我们需要去谦卑地接纳关于自己的那些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注定的,我们无法更改的方面,无论是好是坏。大卫通过称谢神,因他受造奇妙可畏,神的作为奇妙,来表达这一点。我们应当赞同大卫所说的。我们同时也需要认识到我们都违背了神而犯了罪,只有通过他奇妙的恩典我们才得救。这种接纳带来的不是对自己的夸口,而是对三位一体的真神——圣父,圣子,圣灵的颂赞。
    诗篇139:14;耶利米书9:23;加拉太书6:14;以弗所书2:8-10;哥林多前书1:26-31;罗马书12:16
  • (2)爱——自爱但是拒绝自私。因为我们的灵魂是去爱与被爱而被创造的以及永远存在的,我们需要去谦卑地爱自己的灵魂。(我们怎么会去恨神所爱的呢?)一个人会自然而然地爱他自己,并去保养(养护)和顾惜(珍惜)他自己的身体。作为信徒,我们应该按照神看待我们的方式来看待并爱自己,而且要知道我们是拥有价值的。但是这种爱永远不能变成以自我为中心。我们绝不应当直接去寻求自己爱自己,而是应该明白,为自己的灵魂获得更多的爱的最好方式,是去爱神,以及爱人如己。圣经中警告那些“人要专顾自己”——利己主义的特征是将自己的情感与喜好或是自我崇拜放在首位。这是错误的并且是应该避免的。真正的自爱总是表现在关注于自我以外的事物,而并非自我以内的事物。自爱是在主耶稣的爱中拥有安全感。
    以弗所书5:28-33;马太福音22:39;约翰一书5:1;腓立比书2:3-4;哥林多前书10:24;13:4-6;雅各书3:16;提摩太后书3:2
  • (3)尊重——自尊但是拒绝自大。我们对于神来说是有价值的,而且他希望我们的生命能够彰显神的荣耀,对于这一事实我们应该信心充足。保罗拥有这份信心,而且深知他因着“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而更接近神的样式。他知道他本不如基督那样完美无瑕疵。但是他“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意味着他没有让过去的失败,罪,不安,或是成功以及业绩成为他追寻耶稣路上的绊脚石,而是渐渐成为耶稣的样式。我们努力并立志于被耶稣接受。在你的过往经历中,是什么阻碍了你?
    腓立比书3:12-16;哥林多后书5:6-10

复习题

  • 为什么说我们生命的本身早已意义非凡?
  • 神对于我们的生命有什么样的目的?我们应该如何使这个目的发挥作用?
  • 神想让你来认识谁?
  • 神想让我们去传扬谁?
  • 符合圣经标准的,健康的,安定的自我形象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什么是知足的态度?

知足的态度是指我们集中在神为我们所预备的一切,和在神中得到满足和喜乐的一种生活方式。巨大的收获并非来自于物质财富,或者声名显赫,亦非来自权利,而是出自于对神的敬虔与知足。因此我们要学会无论处境如何,无论我们通过这位使我们刚强的主所得到的是什么,都要感到知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得以从贪婪奢望,忿忿不平以及物质主义中得到解脱而重获自由。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 知足是在你生命中所处的环境下感到满足与喜乐的一种状态。作为信徒,这种知足直接与在神的供应中得到的满足与喜乐有关。这种知足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容易获取的,因为我们错误地以为这种知足是我们某个特定的目标在未来的产物(当我赚取更多的金钱,当我结婚时,当我们有了孩子时),并以此取代了那对神毫不动摇的信心来接纳当下境遇的态度。所以,”知足的态度”意味着对神拥有一种坚定,真实的想法与感受,并以此表达出在神的里面获得的满足与喜悦,进而延伸至神为我们生命所提供的一切,无论是多还是少。
  •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向往”大利”并非错误,然而在圣经中有关于我们应如何获取这”大利”的准则。首先,我们需要”敬虔”——这意味着我们对神有着正确的信仰(来自于圣经)并且将服事神作为对信仰的回应。这也意味着我们拥有积极的属灵生命,在主耶稣的爱中日益成长,并且借着圣灵在我们生命中的成圣事工得以改造更新。我们委身于神并将寻求他的国与他的义置于首位。希望所有的基督徒都是符合这些描述的。然而这一准则还包含了第二个部分:我们需要”知足”——这意味着你对你所拥有的感到满足,这就足够了。但是,如果我们拥有的并不多的话,该怎样做呢?让我们感到知足的最小量是多少?保罗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说到,只要我们”有衣有食”(能够蔽体的衣服或延伸至拥有一处可以遮盖我们、保护我们的居所),我们就当知足。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并向我们揭示了物质上的财富并非幸福的关键。
    提摩太前书6:6-9;马太福音6:25-34
  • 知足同时意味着我们活着是为了更伟大的某物或某人。(1)保罗阐述道:”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这向我们展示一个永恒的视角,为赚取属世的利益(金钱,财富,业绩,配偶,家庭,权利,地位)而活是不明智的,因为我们并不能把这些带走。作为信徒,我们的”某物”是我们积攒在天上的财宝,因为我们知道这财宝才是我们真正永恒的赏赐。(2)马太阐述道:”你们不能既侍奉神,又侍奉玛门(财利)。”这意味着我们只能真正地为一件事或一个人而活。只有一件事或一个人能激发你去做事,并让你奉献出时间,才能和财富。这物或人占据了你的心。作为信徒,我们的”这个人”就是神。我们的充足来自于神。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我们,使我们在所有的事情上,时间上都有所充足(拥有我们所需的),能多行各样善事。神和他的充足是获取知足的基础。
    提摩太前书6:7;马太福音6:19-24;哥林多后书3:5;9:8
  • 知足并非热爱金钱,获得更多的金钱并不能给你带来知足感。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贪求)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这与知足恰好相反——对现状忿忿不平,追逐金钱,并把金钱当作解决所有问题的利器。这种不满就取代了知足,不仅使人们陷入了远离满足的圈套,更常常导致人们远离了对神的敬虔。很多人想要侍奉神,却陷入了”想要发财的网罗中”,连同他们的生命也陷入了这样的圈套。作为信徒,我们需要明白贪恋钱财(或任何物质上的财富)是万恶之根。正因为如此,即便是基督徒,若是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提摩太前书6:9-10

无论景况如何,无论拥有什么都要知足

  • 知足就是学会在任何环境下都感到满足。这意味着我们知道怎样贫穷(潦倒,饥饿,景况困窘),也知道怎样富足(富有,饱足,景况优越)。保罗已学会了知足的秘诀就是无论在什么景况都要知足。这说明富裕或贫穷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我们不应关注或追求这两者其中的任何一个(或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形态),并以此来达到满足。不论贫穷或富有,都有各自的挑战和困难。秘诀在于对你当下的处境感到知足而并非下一阶段的生活历程。但是我们不需要去单打独斗,因为我们处理的所有事情,都是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主耶稣,凡事都能作。
    腓立比书4:11-13,19;路加福音3:12-14
  • 知足是学会要以自己所拥有的为足。我们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那来自神美好的应许:”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无论我们的经济景况如何,神总是与我们同在。他关心我们。我们选择按照神的旨意过正确的生活,而并非效法我们周围的世界与文化。凭着神给我们的应许,我们可以放胆地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在任何的景况下我们都应相信神(财务,逼迫,日常生活,等等)(注:经文第4节说道,”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因此我们同样应该对我们的婚姻和配偶感到知足,床也不可污秽,不可寻求他人。)
    希伯来书13:5-6(4);(创世纪28:15;申命记31:6,8;约书亚记1:5;历代志上28:20;诗篇118:6)

克服贪欲,不满以及物质主义

  • 当我们的生活不去远离贪欲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不知足。贪欲是一种对钱财的热爱;它是一种对获取财富放纵的欲望;它是一种想要的越来越多的态度。它是有损于你或他人事物的一种巨大的渴望(通常是不负责任的或者轻率地)。它是期许某个本不应该期许的人或事物(尤其是属于他人的)。它是想要获得我们不应该获得的人或事物;或是因着不洁的原因想要获取;或是想要在不适当的时间内获取;或是想获取的数量超越了道德界限;或是符合以上任意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只停留在想法上还是已经付诸于行动。我们都要使我们的生命免于贪欲。
    希伯来书13:5;出埃及记20:17;申命记5:21
  • 当我们对于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态度不加控制的时候,我们就变得贪婪。我们允许自己去拿自己的景况和所拥有的去跟他人进行比较,如果感觉到对方拥有的比自己的要好,就产生了羡慕与嫉妒。继而对他人甚至神产生了怨恨和敌意,因为他人比你富裕或者别人的景况转变的比你的要好。这归根结底就是自私——缺乏对他人以及对他人的成功的关心,而把关注自我和自我的成功放在首要地位。
    哥林多后书10:12;(在民数记中,将以色列民作为一个贪欲的例子民数记11:4-35)
  • 我们要克制(治死)我们属地上的情欲,这也包含了”贪婪”,因为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拜偶像就是对一个物体(物质的或非物质的)表示崇拜,且取代了独一真神的位置。它产生于当我们的生命充满贪欲的时候——我们崇拜物质上的偶像——就是指把物质上的财富,肉体上的享受,或者试图把“眼前最好的生活”当作是最重要的。它是一个心灵上的偶像,能够通过我们的生活方式传达出来。事奉神已被赚取更多所代替。这个循环将永无止境,因为一旦你获取到了“足够”,足够就变得不再足够,你将继续试图获取更多,因为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所以这过程将周而复始。作为信徒,我们可以借着宣告并相信“在基督里,我已得充足”来战胜贪欲,即使财富增加,我们将依然不去关注于这些,而是继续宣告”在基督里,我已得充足。”
    歌罗西书3:5-7;腓立比书2:3;加拉太书2:20;罗马书12:3;诗篇62:10

复习题

  • 带着什么的敬虔是大利?
  • 知足是要去学会怎样?
  • 知足同时意味着我们要生活在哪里?谁的里面?
  • 当我们没有使我们的生命远离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变得不知足?
  • 我们可以借着向自己宣称并相信什么来克服贪欲?

什么是温和的态度?

什么是温和的态度?

温和的态度是一种因神对我们施予极大的恩慈和慈爱,所以我们也要友善、关心所有人的生活态度。我们学会不管他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努力关注我们是如何对待他人的。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克服那些很容易让我们受到困扰的刻薄、不友善和别人的批判。

温和是要结的果子,是要顺服的命令

  • 温和,是指要温顺、友善、温柔、友好、大方、考虑别人、不易发怒、同情他人、仁慈的态度或者品质。温和和温柔经常是一起被提到的,彼此之间也是可以替代使用的。温柔的意思是谦卑、温和的顺服。同时也代表了内在的态度,学会以合适的方式(通过耶稣的榜样)接受他人不公、不友善和不合理的待遇,免得变得苦毒或者发怒。而温和是这样温柔品质的外在表现,包括会施予他人怜悯,对不值得宽容的人宽容。所以,”温和的态度”就是指,对神有确定、真实的思想和感受,而表明他的恩慈和慈爱——因此会表现出来,并且也深深的扎根于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是神的选民,圣洁且蒙爱的人。
    哥林多后书10:1;歌罗西书3:12
  • 温和(和温柔)是要结的果子——圣灵的果子包括”温和”和没有律法禁止的事。通常我们会对那些对我们友好和尊敬的人温柔相待。但是,属灵的说,这样的温和意味着不论另一方如何对待我们,我们都选择以温和相待——温情、热心、友善、仁爱。因此,圣灵在我们里面生出一种新的品质的温和——激励我们毫无保留地以友善和爱的态度对待所有人。
    加拉太书5:22-23
  • 温和(和温柔)是要顺服的命令——我们受吩咐要和平,要向所有人大显温柔。字面意思上讲,我们得到命令,要以友善和柔肠对待所有人。作为耶稣的仆人(教会的领袖,或者任何在传讲福音的人),我们不应该让人看作是常常争竞的(斗争的),而是看作是温温和和地对待的,对所有人都友善的。哪怕别人口头上想要争吵,我们也不去参与,而是温柔的对待他们,希望神会拯救他们。我们要远离一切罪恶,去追求温和(和)。作为神所拣选的,我们要”存恩慈(温柔)的心”,这能够帮助我们彼此包容,彼此饶恕,就好像基督饶恕我们那样。
    提摩太后书2:24-26;提多书3:1-7;提摩太前书6:11;歌罗西书3:12-13;(提摩太前书3:3,耐心/仁慈)

要努力关注我们是如何对待他人,而不是反过来

  • 不要去关注别人是怎么样对待你的——保罗,提摩太和西拉曾经被害受辱(被对待),仍然在很多的争斗中传讲神的福音,他们并没有关注别人是怎么对待他们的。从世界的观点来看,他们有很多理由可以变得苦毒,不友善,有怒气。但是他们却通过关注自己个人的动机来保证态度在控制之下,去取悦神,对把福音托付给他们的神忠心。
    帖撒罗尼迦前书2:1-4
  • 关注自己是如何对待他人的——保罗,提摩太和西拉不管他人是如何对待他们,对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温和是关于“温和”的很好的例子。这样的温和有几个特质:(1)柔软和亲热——保罗说他们对这些人的温和是”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意思是一位母亲体贴入微的照顾自己的孩子。小宝宝有需求但却不领情,而妈妈依然会慈爱且有耐心的呵护他。(2)放弃权力和特权——作为基督的使徒,他们本可以提要求,得到特别的表彰(荣耀),或者由教会财政上进行支持,但是他们却没有。(3)纯真的动机——他们表现的温和,并不是为了能够让他人赞扬或者妒忌他们。神鉴察我们的内心,是我们对待他人动机的见证人。你的动机在神面前也是纯真的吗?(4)真诚的关爱——他们急切地渴望——意思是指他们强烈的渴望或者期望帖撒罗尼迦信徒——这些信徒的改变在他们看来是亲爱的。这意思是他们真诚的去关爱他人。他们已经预备好了,并意愿将福音传给他们,也愿意去敞开自己(他们自己的灵魂)。他们很情愿,也甘心乐意为他们费财费力。他们来的原因不是求他们的财物,而是他们所求的是“他们本身”。(5)圣洁、公义、无可指摘的行为——温和并不是软弱,而是坚定——好像一位属神的父亲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一样,去劝勉、安慰、嘱咐他们要在生活上蒙神悦纳。
    帖撒罗尼迦前书2:5-12;哥林多后书12:14-15

克服刻薄、不友善和批判的心

  • 刻薄、不友善和批判的心不应该是信徒们的特性。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改变我们和他人沟通和互动的方式。批判是在表达反对,反对别人所犯的错误或过犯,为的是拆毁别人而不是建立别人。这样做经常是根植在我们内在骄傲的罪、自义、伪善或者嫉妒。有的时候是有意的,有的时候则不是。但是作为信徒我们需要留心自己是如何对待他人的——用爱去对待。如果另外一位信徒需要被挽回,应该怀着温柔(温和)的心把他挽回。
    以弗所书4:1-3;15-16;加拉太书5:14-15;6:1-5;(错误的论断:马太福音7:1-6;正确的判断:约翰福音7:24)
  • 温柔的(温和的)智慧从天上而来——我们需要向神求智慧。这样的智慧影响我们会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如何对待他人。是清洁的、和平的、温柔的、接受别人讲道理(好说话的),满有怜悯和善果,没有偏见(不偏袒),真诚(不伪善的)。这会带来和平,义果。我们需要来自于天上的智慧来对抗”地上的智慧”,对抗内心当中所怀着的苦毒和嫉妒(妒忌)和纷争(自私的野心)。这地上的智慧会带来困惑(混乱)和各样诸般的凶恶。这是属地的,属感受的,恶毒的。作为信徒,这不应该是我们的样式。我们不能允许错误的想法在我们心中停留。我们需要神的智慧。
    雅各书1:5;3:13-18
  • 我们不对任何人恶言议论。我们要避免争竞(不去争斗)。我们不应该让污秽的言语或者咒诅在我们的嘴中说出。我们要除掉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或作阴毒)。我们要用温和的态度取代这一切,向众人大显温柔。我们要开始说祝福的话,友好的话,造就的话,给听众施予恩慈。我们要彼此友善,心地温和,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我们一样。
    提多书3:2;雅各书3:5-12;以弗所书4:29-32

复习题

  • 温和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或者品质?
  • 温和是要结的果子是什么意思?
  • 温和是要顺服的命令是什么意思?
  • 要努力关注我们是如何对待他人的是什么意思?
  • 要有温和的态度,我们需要克服什么?

什么是感恩的态度?

感恩的态度是一种注重感谢神和福音的生活方式。随着我们在灵里的成长,就会更加地感谢神。我们学会凡事感谢神。学会不停地感谢神,而没有时间去抱怨,如此我们就能在这世上发光。
启示录4:9-11;7:11-12;11:16-18

我们感恩的焦点是神和福音

  • 感恩是一种我们在态度和行为上,对神的感谢和感激的表达方式。因此,感恩的核心,是明白并享受神的良善和他在我们生命当中所做的。作为信徒,我们感恩的焦点是福音,因为这福音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命,并且神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我们的益处,因此我们认同和享受福音,用感恩来回应神。因此,”感恩的态度”就是指,对神有确定的、真实的思想和感受,因着他在我们生命里救赎的工作表达出感谢和感激,最终也会反映在我们对事物的状态的表达方式上。
    诗篇97:12;136:1-3,26;(罗马书8:28-31)
  • 感谢神是真正的救恩的自然结果。父神已经叫我们能够或者有资格在他光明的国度里与众圣徒一同得产业。(他光明国度里子民的产业。)他已救我们出黑暗,并叫我们借着他的爱子耶稣可以进入天国——借着他,我们得到救赎、平安,因着他在十字架上流出的宝血,我们罪得赦免。我们曾经远离神,“心里与他为敌”——我们全部的性情和态度,我们的本性,是悖逆、敌对、仇恨神的,因为我们喜爱恶事而不是神的公义。但借着耶稣,我们与神和好了。保罗祷告并盼望我们的灵成长(在知识、智慧和属灵的领悟方面),能够因他所成就的救恩而“感谢父”。
    歌罗西书1:9-14,20-21
  • 我们的感恩应该是——丰丰富富的,充充足足的,满溢出来的。作为信徒,我们接受耶稣做“主”,我们要与他同行——效法耶稣而活。在歌罗西的信徒们被要求要记得他们被教导的,明白神要他们扎根在耶稣里,在耶稣里不断建造他们,所以他们在信心上被建造——稳稳地扎根在福音和基督教教义中。再次强调,这会带来丰盛的感恩——这也是对“圣经是事实”而不是“虚构”的提醒。
    歌罗西书2:6-7

凡事感谢神

  • 我们要“穿戴”上感恩。作为信徒,我们穿戴上了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我们的耶稣的形像。我们让神的平安掌管我们的心——就是说我们“里面的人”应该让救恩和神所赐的从救恩而来的平安充满我们,这样就会产生必然的结果——特别是我们能够感恩。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做到感恩:(1)圣经——让“基督的话语”完全地存在我们里面——丰丰富富地,鲜明地。圣经要进入我们的生命,并在此居住下来——圣灵通过圣经来改变我们的生命。(2)基于圣经的歌曲——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用充满感恩(感谢)的心向神歌颂。(3)耶稣的话语和所做的——是说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顺服的和在被耶稣允许的范围内——是说这态度不是教条性的而是通过耶稣满怀对父神的感恩。
    歌罗西书3:7-17;以弗所书5:18-20;(诗篇18:49;26:7;30:4;30:12;35:18;50:14;69:30;75:1;79:13;92:1;95:2;100:4;105:1;106:1;106:47;107:1,22;116:17;118:1,29;119:62;140:13;147:7)
  • 我们应当凡事感谢,因为这是神在耶稣基督里给我们的旨意。我们应该在凡事顺利的时候为神的祝福感谢神,但即使是在遭受苦难、困苦、不幸、灾难、心痛、受罚或者为罪承担后果的时候,我们也要(靠着神的恩典)感谢神。知道他是良善的并且掌管着我们,我们可以寻找并尝试自己的方式,带着感恩再次回转向他。保罗借着因义受逼迫,为哥林多人做了很好的示范,这样神丰富的恩典不单单改变了他的生命,也改变了他们的生命——因此,当神的恩典临到越来越多的人,就会带来更多的感谢——满溢出来,丰丰富富——来荣耀神。所以我们感谢神的目的是他的荣耀。意味着要定睛在神的良善上,即使是处于不幸当中。
    帖撒罗尼迦前书5:18(8-11);哥伦多后书4:15;提摩太前书2:1-2;耶利米哀歌3:37-40

忙于感恩无暇抱怨

  • 我们的言谈需要在耶稣里被掌管和改变。下面的言谈不应该是信徒们谈到的:污秽(猥亵)的话,愚蠢的谈话,俏皮话(粗俗的玩笑)。相反,我们说话的方式应该是”感谢”。不属神的行为的特征是不感谢神,却是不停抱怨神,向神发牢骚,不谦卑地将感谢归给神,却是”说大话”——夸大自己的重要性,骄傲自负。这不是信徒的特征。
    以弗所书5:1-2,4;罗马书1:21;犹大书14-16
  • 报怨是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对神生气和不满的表现,以色列是这方面众所周知的例子,作为抱怨神的例子,他们被记录下来警戒我们:不要抱怨——埋怨、发牢骚、低声抱怨。摩西将以色列人从红海带出来,进入旷野(神从埃及将他们解救出来)以色列因为吃的喝的发怨言。他们不是定睛于神为拯救他们所做不可置信之事,而是贪恋恶事,享受罪中之乐,导致拜偶像、淫乱、试探神、埋怨神。以色列人还抱怨他们的领袖,最终抱怨神对他们生命的计划。这一切的抱怨神都不喜悦,但在他们抱怨的时候神宽容他们,在之后的时间将审判临到他们。我们要“小心”,以免陷入同样的误区当中。
    哥林多前书10:1-11;出埃及记15:24;16:2-3;7-12;17:3;诗篇78:17-25;民数计11:1;14:2,27,29,36;16:1-3,41;17:5
  • 我们应当忙于在世界上作为“灯”发光而不是像异教徒一样抱怨。当我们得到救恩的时候,我们就要学着对一切都不再抱怨,不再争论——争吵、辩论、吵架。所有这些抱怨都来自于怨恨、消极、不满、牢骚、埋怨、不悦、苦毒和自私。我们能胜过这些,因为我们知道神在我们里面做工,这既是他的旨意也是他所喜悦的。所以,当我们谈话的方式由“抱怨”转变为“感谢”时,我们就和这个弯曲悖谬的世界和周围的文化完全不同,我们变成“无可指摘,诚实无伪的,神无瑕疵的儿女”——就是说,我们说话的方式不再有邪恶的内容。
    腓立比书2:14-16;雅各书3:1-12

复习题

  • 感谢是出于什么的表现?
  • 感谢是什么的自然结果?
  • 我们什么时候应该感谢神?
  • 文中抱怨神的例子是要我们学习什么?
  • 我们应该学习不要带着什么做所有的事?但是要带着什么去做?

什么是倚靠的态度?

倚靠的态度,是一种在对神的敬畏当中找到坚定信心的生活方式。随着对神信心的增长,我们学会单单寻求神的国,超越了其他的一切,并要在凡事上不断地祷告和感谢神。这会带来神所赐的出人意外的平安,并藉着耶稣基督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

诗篇16:1-2;65:4-7;118:8-9;箴言3:26;12:25

在对神的敬畏中有强大的倚靠

  • 倚靠是对某人或者某事坚信的感觉或者信心。因此,倚靠的基础是信任——强烈地信靠——但信任仅仅是对它的目标这一样有效——你所信任的某人或者某事。对信徒来说,在对神的敬畏当中有强烈的倚靠。敬畏意味着要尊敬。这意味着我们对神有着最高的尊敬,因为他是万物的创造者,并且这种尊敬需要信任。因此,“坦然无惧的态度”意味着用一种坚决并且真实的方式思想和感受神,表达出我们对他坚定的信靠——就会带领我们寻求神,超过一切,并且在祷告中信靠神,为凡事感谢,最终带来在神里面的平安,并刚强壮胆地为神的荣耀而活。
    箴言14:26;25:19
  • 作为信徒,如果我们靠着信心而不是眼见而行,就会有“持续的倚靠”。如果这倚靠扎根于真理和盼望,那么,如果我们“离开身体”,就将“与主同住”。就是说,我们的灵/魂一旦离开了肉体,我们就可以确信,神会在天上赐给我们荣耀的、复活的身体。神给了我们圣灵作为凭据,让我们对这件事会发生有倚靠。所以,在这激励之下,我们劳苦、立志,确定目标,并立志要被神接受和得耶稣喜悦,无论我们活在这肉体当中还是与他同在。同时,知道我们将在基督台前,按着本身所行的得到报应(是奖赏而不是惩罚)。
    哥林多后书4:13-18;5:1-10;腓立比书1:6,21;3:2-12;(约翰福音5:24;罗马书8:1;哥林多前书3:12-15)
  • 作为信徒,我们通过对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信心而有“坦然进入的倚靠”。这“坦然进入的倚靠”意思是,借着耶稣不可思议的福音,我们可以放胆无惧地来到神面前。神给我们机会借着祷告直接跟神说话与他交通,盼望有一天终会真实地来到神面前。因此,保罗对以弗所教会的人说不要因我为你们所受的患难“丧胆”或者不要丧失了信心,因为之后就会得荣耀——要明白、经历并进入与神同在的永恒国度。
    以弗所书1:18;2:7,18;3:7-13;提摩太后书2:10歌罗西书.1:27;3:4;帖撒罗尼加后书.2:14
  • 作为信徒,我们“对神的主权有倚靠”——就是他的作为无比丰富,超越我们所思所求。保罗是坚定倚靠神、神的永恒目标和福音计划的榜样。保罗充满信心地向天父祷告,对以弗所教会提出了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每一个都适用于我们。当我们祷告这些要求的时候,能建立我们对神的主权的倚靠。(1)改变的能力:借着神丰富的荣耀,我们的里面会靠神的圣灵而有力量,如此凭着信心,耶稣就可以住在我们心里。(2)兴旺的爱心:一切扎根在爱当中的人,会理解、抓住并明白耶稣长阔高深的爱。(3)完美的成圣:我们会完全被神充满。
    以弗所书3:14-21

切切寻求神的国度,超越一切

  • 对神有依靠会带领我们先寻求神。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一无挂虑”,意味着我们无需为自己的生活担心忧虑(就像吃什么,穿什么等等)。神,我们的天父,要我们祷告并相信他会照顾我们的所需,我们要相信,神知道我们所需要的是什么,并且他关心我们。但虽然我们知道不必为这些事情担心,相信神会供给我们,这不是说神要我们懒惰。相反,他要我们先花时间寻求——寻求最重要的——他的国和他的义,(神的意愿,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不只是我们担心的事神会帮助我们(我们的需要,不是所有的欲望),也是我们先要显示对神的依靠。
    马太福音6:25-33;路加福音12:22-34
  • 对神的依靠帮助我们关注当下。我们不必为明天忧虑(一无挂虑)。我们关注今天。明天的忧虑明天担当——就是说,我们永远不必担心,因为担心的永远不会来到,当下总是今天,永远不是明天。这不是说,生活会变得容易,因为耶稣说,一天的难处(困难),一天担当。他是说,我们每天解决当天的难题,做出当天的决定,不要担心未来。有多少人因为对明天的焦虑而做出了今天的决定?这样的行为说明缺乏对神的信心,如果我们在大事上能信神(救恩),那么我们在小事上也要信神(日常需用)。我们靠信心而活——对神的依靠——而不是忧虑。
    马太福音6:34;箴言27:1

不住在凡事上感谢祷告

  • 对神真正的依靠会带来平安。平安是可喜悦的,从怀疑和忧虑当中得释放。神的平安是神所赐的安静,唯独从神而来。平安的反面是忧虑,同样,祷告的反面是担忧,因此平安是从凡事向神感谢祷告的生活方式而来,而不是从为自己生活的担忧焦虑而来。
  • 保罗命令我们“应当一无挂虑”,意味着我们不要为任何事忧虑。我们担心的时候就忧虑——允许我们自己充分思考——思考困难或者难题,这常常会带来不愉快、不安和犹豫不定。所以,他告诫我们说不要活在这样的“忧虑的想法”当中。相反,他告诉我们要凡事感谢祷告。这里,与忧虑争战有三个要点:(1)与其忧虑,不如告诉神。借着祷告(祈求),祈求(恳求),请求(求问)与神在不同方面交通。(2)凡事“感谢”祷告。这将我们的祷告带入正确的角度,我们就不会在神面前喋喋不休地抱怨,而是带着感谢的心。(3)我应该“凡事”都通过祷告摆上,放在神面前。只有在凡事上通过应用这样“感恩祷告”的态度,我们才能把自己担心和焦虑的习惯改掉。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来自于神的平安,超越所有可以理解的范畴,会持续的,保守我们在基督耶稣里的“心思意念”。
    腓立比书4:6-7;(约翰一书3:19-24)
  • 我们要将一切的担心和焦虑卸给神。意味着我们必须在神的主权下谦卑自己,但同时也知道并且相信,他关心我们。我们一定要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对神来说,是重要的,是有关系的。神想要我们把这些忧虑卸给他。他不想让我们为这些事担忧焦虑,相反,相信他并对他的主权有依靠。
    彼得前书5:7

复习题

  • 信徒在哪里能找到强烈的倚靠?
  • 我们拥有倚靠的三个方面是什么?
  • 对神的倚靠意味着切切地寻求什么?
  • 倚靠神意味着要不断做什么?
  • 我们对所担忧的做什么?为什么?

什么是喜乐的态度?

什么是喜乐的态度?

喜乐是一种常常在主里欢喜的生活方式。喜乐是圣灵必然的果子,但同时也是神要我们顺服的诫命。当圣灵在我们里面生出属灵的渴望,我们有责任在耶稣里面分享他的喜乐,并甘心乐意地在受苦的日子也毫无怨言地喜乐。

诗篇16:11;90:15;97:1

喜乐是所结的果子,是要顺服的诫命

  • 喜乐是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和愉快的情绪或者感受。喜乐与幸福或快乐相关,二者不可分割(谁能说自己是喜乐的但是却不快乐?)引起或产生我们情绪或喜乐的”因素”或者”环境”是人能否喜乐的决定因素。因此”喜乐的态度”就是用一种真实确定的方式来思想并感受神,表达出我们在神里面的幸福和喜悦,并会带来在神里面稳定的喜乐状态。
    罗马书5:6-11;(罪中之乐——希伯来书11:25;雅各书4:16)
  • 喜乐是所结的果子——圣灵所结的果子包括“喜乐”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自然上,喜乐是我们对生命当中喜爱事物的情感表达——比如孩子的出生,吃最喜爱的食物,听最喜欢的歌曲等等。属灵上,喜乐是对永生神和他所做之工的情感表达——例如对罪人悔改,对神的律例,向拯救我们的磐石,耶和华歌唱等等。这样,圣灵在我们里面结出新的喜乐——有属灵渴望、动机和表达方式的喜乐。圣灵会唤醒我们“在神里面的喜乐”。
    加拉太书5:22;罗马书14:17;1帖撒罗尼迦前书1:6(路加福音15:7,10;诗篇19:8;95:1;约翰三书3-4;使徒行传15:3)
  • 喜乐是我们要顺服的诫命——在耶稣里面常常喜乐是给我们的诫命。字面的意思是说,这诫命是给我们的,我们要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感受幸福和快乐。我们能够做到这点,不是靠对我们自己的自信,乃是靠着耶稣的得胜夸口。所以,这诫命要我们将喜乐扎根在耶稣和他在我们生命中不变的善工上,而不是其他摇摆不定,稍纵即逝的环境当中。
    腓立比书3:1-3;4:4-7;帖撒罗尼迦前书5:16;(马太福音2:10;13:44;28:8;路加福音1:14,44;2:10)

常在耶稣里面,满有从他而来的喜乐

  • 耶稣希望他的喜乐能留存在我们里面,并且我们的喜乐得以满足——尽可能的拥有。耶稣希望我们分享他经历过的“在神里面的喜乐”。所以,我们需要知道这样“耶稣的喜乐”是如何产生的。耶稣告诉我们答案,关键就是“常在他里面”——除他以外,再没有这样的喜乐。这“常在”有以下特点:
    约翰福音15:9-17(1-8);17:6-19;20:19-20;(以赛亚书35:8-10)
  • (1)真正的救恩——不是每一个自称为基督徒的人都是真正的基督徒。你真相信救恩唯独从耶稣而来吗?你是个真正的信徒吗?由此而来的,真正的信徒找到了那恒久喜乐的基础——没人能夺去——就是耶稣的复活。我们的心应该常常因思想耶稣的复活而感到喜乐,因为耶稣胜过了这世界,并且现在他在我们里面活着——因为那在你们里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我们因着所得的救恩,要享受用言语无法诉说的喜乐,和充充满满的荣耀。我们为因信称义和神荣耀的盼望喜乐。
    约翰福音16:19-22;16:33;罗马书5:1-3;彼得前书1:3-6;约翰一书1:3-4;4:4;使徒行传16:34;(马太福音13:20-21;路加福音8:13)
  • (2)结果子——结果子是悔改和相信耶稣自然的结果。信徒因着基督的良善结出好果子。所以,我们结出的果子就是我们说自己所信的证据。你结的是什么样的果子呢?
  • (3)修剪——作为真正的信徒,神塑造我们的生命,去除任何妨碍我们结果子和阻碍我们成圣的东西,帮助我们结更多果子,荣耀神。
  • (4)耶稣的话常在我们里面。这是”心意更新”——意味着我们的心重新认识并顺服神的真理,把神的真理作为一切对的和善的作为的根基。耶稣的话语改变了我们意念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生命。因此,明白圣经以及正确的教导会影响到我们的喜乐。
    约翰二书12
  • (5)祈求和得到——那些常在耶稣和他话语里面的人有祷告、蒙垂听、得应允的特权。耶稣邀请他的门徒过祷告的生活,这样我们的喜乐就得到满足。我们不喜乐(满怀喜乐)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祷告(常常祷告)?
    约翰福音16:23-24
  • (6)顺服——我们要不断地常在耶稣爱里。耶稣说,如果我们遵行他的诫命,持守他的话语,我们就是常在他的爱里面。神的诫命总结起来,就是爱神并且爱他人。耶稣是这一点上最好的榜样——他满怀喜乐地顺服了神一切的旨意,包括十字架。
    约翰福音13:34-35;14:15;14:21-24;马可福音12:29-31;希伯来书12:2

在患难当中喜乐,毫无怨言

  • 我们在患难当中也要欢喜或喜乐,因为属灵的美德是在患难中产生的。所以,当我们在患难(试炼、痛苦、逼迫、苦难)当中喜乐,就生出忍耐——意思是我们学会正确忍受苦难;忍耐生出老练——就是我们经过试炼,继续持守我们的信念,从而成为他的见证。(参照马太福音13:20-21;路加福音8:13);老练生出盼望——对神坚定不移的信心;这盼望“不至羞耻——意味着”神不会令我们失望,并借着圣灵仁慈的给所有信徒的爱在我们心里滋生。因此,在患难当中的喜乐会帮助我们在神里面更成熟、深切的盼望。这最终会让我们单单因着神有更多的快乐,欢喜和满足。
    罗马书5:3-5;12:12;雅各书1:2-4;彼得前书1:6-9;4:12-19;希伯来书10:34;使徒行传5:41;13:48-52;歌罗西书1:11;1:24
  • 因此,当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能喜乐地接受,因为神对我的信实从没有改变——这并不是说我们不会有负面的情绪,是说我们在最艰难的试炼当中,也满怀信心喜乐。即使是当我们的情感在可怕的试炼中无法喜乐的时候,我们仍然有盼望,这是圣灵在我们身上结的果子。神的喜乐是我们的力量,我们明白,有一天我们会进入我们主的喜悦里面。
    尼希米记8:10;诗篇16:11;(马太福音25:21-23;路加福音6:23;启示录19:6-8;2哥林多后书4:17;罗马书8:18)
  • 有时候,我们失去了喜乐,对自己的处境不满,对神不满。对福音失望,充满苦毒。这通常是因为我们不定睛在神身上,或者一些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在这样的时候,我们需要重新调整,把盼望专注在神身上,转向因福音的真理而喜乐,在圣经中生出期待(停止对神错误的期待)。我们要拒绝听错误的“内心绝望的想法”和别人贬低我们的话,开始对自己宣告真理,劝勉自己把希望放在神身上,宣告我们应该再次赞美他——我们脸上的荣光(我们的救恩)和我们的神。
    诗篇42:5-6,11;腓立比书2:16;诗篇23:1-6;(以弗所书4:30-32;雅各书3:11-15)

复习题

  • 喜乐是所结的果子是什么意思?
  • 喜乐是要顺服的诫命是什么意思?
  • 我们如何常在耶稣里面并被他的喜乐充满?
  • 我们应该在患难当中喜乐吗?为什么?
  • 如果失去了喜乐,我们应该怎么办?